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专题 >桐乡15周年 >改革开放30周年

指引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探索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若干重大历史课题,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源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又对这种实践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面貌,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并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现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经初步摆脱贫困,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是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探索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若干重大历史课题,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对这些重大历史课题的创造性回答,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一度认识不够清醒。邓小平同志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论断,并对全党进行了一次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教育。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始终围绕两大主题:一是发展,二是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中心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这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概括,其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发展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为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怎样才能实现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通过改革,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社会主义需要改革,是邓小平同志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贡献。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无需进行根本性变革。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由于存在着体制障碍,在我国仍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就是把生产力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中国需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模式又是什么?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思路,就是引进市场机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他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发展和改革两大主题的阐明,邓小平同志解开了我们以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模糊的一个“死结”,引导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涉及许多领域,它的不少论断,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论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断等等,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始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改革开放在新的阶段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党是执政党,而且长期处在执政地位。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怎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党在新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课题。解决这个课题的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赋予党的建设以新的内容,在加强党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把执政兴国提到首要位置,使我们党既能治党、又能治国,在引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真正发挥执政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提出“三个代表”并加以系统阐发的,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方针。“三个代表”言简意赅,但含义深刻。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先进文化是历史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三个代表”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完全一致,和党的宗旨、最终目标完全一致,和党在现阶段执政兴国的任务完全一致,是对作为“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必然的、根本的要求。 

       第二,“三个代表”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适应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第四,“三个代表”的实现过程,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互促进的过程,对于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水平、治国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把党的建设与党执政的历史地位和根本任务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前提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深刻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它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作了八个方面的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以往论述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概括,十分精辟。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确认发展的重要性,坚持发展不动摇,始终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明确发展为了什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在发展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改变以往比较粗放、比较单一的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党提出的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科学的发展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应对各种挑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邢贲思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最新
 
图片
 
    新稻谷不用晒
    新稻谷不用晒
    以武会友
    以武会友
    三羊开泰广场改造竣工
    三羊开泰广场改造竣工
    豆制品 放心吃
    豆制品 放心吃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