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人文桐乡>>文学
 最近更新
  • 父亲的脚步声
  • 说“肚子”
  • 茶香里品出快乐
  • 人生三境界
  • 不识抬举
  • 正是江南梅雨时
  • 汉玉剑璏
    汉玉剑璏
    崧泽文化灰陶盆形豆
    崧泽文化灰陶盆形豆
    夏家浜与夏尚书府
    夏家浜与夏尚书府
    宅砖雕门楼
    宅砖雕门楼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静静的小镇

      小镇是典型的南方小镇。四野阡陌交通,青青黄黄的作物摇曳生姿,这是大自然对这个江南小镇的馈赠。


      小镇太小了。但你不能忽视它的过去,就像你不能忽视它街道两旁的门铺一样。这些门铺是真正的门铺,较矮,一律是木板门拼搭而成,白天洞开,也不显得光亮,只有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厚厚实实。站在布匹或瓷器店中间的人憨厚地笑着,但笑里藏着精明,藏着骄傲。在小镇走过的外乡人是不在意这些门铺和门铺里的人的,相反,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人觉得小镇很落后。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跟在父亲后面,第一次走过小镇上的这条街道。当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人向父亲打招呼,恭敬而谦逊。然后我发现他退回到一大堆布匹中,用黄色的大木板尺徐徐拂过青蓝色的布匹,又继续他的生意。


      也只是在那时,我才注意街道两旁的门铺。那些显得很有些年头的建筑,陈旧、低矮,散落在一些水泥筑成的现代建筑中,像逝去的雨水,又像古寺的钟声。


      在小镇上求学的三年中,我不断走过这条水泥街道,对这些门铺既熟悉又陌生,走进低矮的门铺就仿佛走进远古时代。我常走进这条街道,是因为这些门铺之间有一家新华书店,虽小但书塞其中,让我流连忘返。我们几个学子三五成群来这里静静地浏览新书,然后总是怀抱书本而返。就在书店一侧,有一书摊。摆摊的是一个女子,年岁不大,脸色苍白,但神情平静、庄重,不大说话,一说则轻声细语,如流水潺潺。我们常去,书摊上有多种诗刊,迷上诗歌的我自然欣喜若狂。后来,书摊和女子一起“失踪”了,我们怅惘了许久。


      再后来,我们发现了一家私人书室。书室竟然是在一座充满徽式建筑风格的大木房子里,这让多年后的我唏嘘不已。只觉房子高大、深邃,门壁是显出岁月的木头做成的。一走进书室,“咚咚”作响,悬空的木地板让人如在云中,随着脚步的挪动,发出的声音如鼓声,似钟音,平添了一种沧桑感。走出大房子,一眼望不到边的是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高大的青砖木房如历史剥落的碎片,静穆地排列着,隔开了尘世的喧嚣。走在石板上,我觉得自己如此渺小,脑中纷飞的,是古时的才子佳人、商贾弃妇的韵事,是文明前行时纷扰的哭泣与寂静。


      不久前,应友人之邀携家人重返小镇,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小镇上的旧门铺已逝,老街尚存。那条河在小镇旁静静地流淌,河边有妇人浣衣,有小孩嬉戏。站在大堤上,阳光洒满全身,就像往日的温馨,更像逝去的光阴。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叶志勇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