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桐乡新闻>>桐乡·经济
 最近更新
  • 桐城商家巧做“温馨经济”
  • 桐昆房产荣获国家二级资质
  • 一季度我市专利申请质量显
  • 桐乡:“房价洼地”中的“
  • 桐乡培养外语人才服务开放
  • 生意惨淡 船老大无奈“洗
  • 精心采桑喂小蚕
    精心采桑喂小蚕
    编织“鸟巢”迎奥运
    编织“鸟巢”迎奥运
    “以拳会友”
    “以拳会友”
    与奥运同行
    与奥运同行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桐昆“凤凰涅槃”历程:谁持彩练当空舞

           编者按

     

           3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727平方公里的桐乡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73美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8元。丰硕成果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好政策,靠的是勤劳智慧的66万桐乡人民的劳动创造。在这波澜壮阔的经济浪潮里,我市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创新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干、有胆有识,创造了神奇的财富故事。本报借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特撷取一组创业创新的成功典型,为桐乡发展转型经济提供宝贵经验,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些许资鉴,以飨读者。

     

     
           20多年前,它是一家总资产不到500万元、年生产能力不到500吨、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且连年亏损的乡镇企业,20多年后的今天,它以这样的业绩傲立化纤行业:拥有全资、控股企业10家,总资产近40亿元、聚酯聚合年生产能力8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能力95万吨、主营业务收入逾143亿元,连续6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跻身中国涤纶纤维制造业三强。

     

           “行纤维之事,利国计民生”。

     
      小小纤维,微乎其微。但在桐昆人看来,小纤维里却有广阔无垠的天地。从年产值不足100万元到主营业务收入愈143亿元,桐昆人用缕缕纤维演绎出了中国化纤业的“神话”。


      透过“巨人”成长的历程,不难发现,正是那一份“行纤维之事,利国计民生”的强烈使命感,驱使“桐昆”在烈火中涅槃,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辉煌的纤维事业。 

           变革创新 

           二十年获新生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500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


      凤凰涅槃,幻化出重生的美丽。人们在感叹蜕变力量之神奇的同时,更折服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岁月轮回20年,“桐昆”一如凤凰涅槃,在逆境中历练出了全新的自我。


      1981年,青石、晚村、义马、永秀、大麻等公社和社队企业局联合创建了我市第一家专业生产化纤长丝的乡镇企业——桐乡县化学纤维厂(桐昆集团的前身,以下简称桐乡化纤厂)。由于经营分配问题,1986年,企业被分割成凤鸣化纤厂、桐乡化纤厂和洲泉弹力袜厂。洲泉弹力袜厂在生存了两年后即宣告关门。其间,桐乡化纤厂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时已经成为浙江省倒数第一的化纤企业,到1990年时企业濒临倒闭。


      看着企业奄奄一息的惨样,200多名职工心痛不已,他们联名致信洲泉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映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要求调整企业领导班子。


      企业职工的来信引起了洲泉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1年3月5日,镇党委、政府一纸“军令状”,委派时任桐乡凤鸣化纤厂副厂长的陈士良为桐乡化纤厂厂长,并成立了清算工作小组。一清算,全体人员都吓了一跳,企业已经资不抵债100多万元。


      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工人全部留下!”“设备全面改造!”临危受命的陈士良作出了果断决策。原本人心焕散的员工队伍迅速凝聚成了一股绳,士气空前高涨。到年底,企业扭亏为盈,一举创下50多万元的利润。这无疑给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紧接着,企业投资5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200吨SKV101丙纶纺丝线,两个月后收回投资,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随后,桐乡化纤厂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1992年至1993年,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与江苏昆山苏三山集团和常熟化纤设备厂合作,将原有的两条丙纶丝生产线转变为涤纶生产线,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1994年,投资5000万元的股份公司本部路南技改扩建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企业由此跨上规模经营之路。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发展历史,企业掌门人陈士良将新组建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名为“桐昆”。


      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1997年,面对涤纶长丝平均售价下降,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盈利空间陕小的严峻现状,桐昆集团毅然投入1.38亿元实施生产技改,其中投资6350万元引进日本帝人公司的一步法FDY生产线,改变了我市化纤行业FDY涤纶长丝生产没有一步法工艺的局面。

    2000年4月,桐昆集团在经济开发区投资创建桐乡市恒生改性纤维有限公司,首次实现化纤生产向上游产品的延伸。翌年,桐昆化纤工业城正式启动,桐乡无熔体直纺化纤的历史随之画上句号。即使在2004年和2005年国内化纤行业发展最为低迷的时候,桐昆集团依然坚持技改,使企业在行业开工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100%的开工率。


      在“以量取胜”的惯性发展模式下,很多化纤企业忽略了对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桐昆集团却对开发新产品倾注巨大热情。2001年至2007年,企业先后成功研发涤纶多异复合纤维长丝、FDY重旦拉伸多孔丝、强收缩高蓬松保温性纤维、DTY多折射网络丝、特种荧光POY丝、重磅仿真混纤丝等10多个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借助科技创新之力,“桐昆”引领化纤企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漂亮转身”。“十五”期间,桐昆集团实现新增销售收入247亿元,利税近10亿元,为近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从小企业发展到大集团,一般企业都要经历低成本扩张阶段,“桐昆”也不例外。1995年开始,桐昆集团在加大技改投入的同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走“低成本扩张”之路,迅速壮大了企业规模,走上了涤纶长丝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

      节能降耗

      锻造百年“桐昆”

     


      “节能用电没诀窍,随手关灯为首要”、“请随手关紧水龙头”……像这样的提示,在桐昆集团行政楼、生产车间随处可见。也许有人会纳闷,公司都数十亿元的资产了,还需要这么“抠门”吗?桐昆人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节能降耗,不仅关乎企业长久发展,更关乎子孙万代的幸福。


      对于化纤行业高能耗特性,桐昆集团董事长陈士良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一手抓企业发展的同时,另一手紧紧抓住节能降耗不放。2005年,企业投资300万元实施电机变频改造节能项目,安装了100台变频调速装置,结果一年为企业节电15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支出900万元。投入300万元,省下900万元,桐昆集团这一举动,当年在行业内被传为美谈。


      其实,桐昆集团在节能降耗上的妙招岂止于此。善于集思广益的企业管理层,从2007年开始,在员工中发动开展了“节能降耗金点子征集活动”,设立了节能降耗成果奖。一个个节能降耗的金点子纷纷浮出“水面”,员工们群策群力,从电、水、煤、费、废、物等10个方面提出了241条节能降耗的点子,其中有52条建议被公司采纳。


      “废丝率偏高一直困扰着化纤企业,我们采纳员工的点子后,效果开始显现。今年一季度企业废丝率同比下降了0.3%,按此推算,一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1242万元。”今年3月刚刚接任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汪建根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不久前,桐昆集团又出台了“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将此列入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


      桐昆集团日产生污水达1000吨,以前污水直接排入桐乡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心将环保之战进行到底的陈士良,去年毅然在集团下属的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斥资1000多万元建设污水预处理站。今年3月,恒盛公司熔体直纺项目排放的污水全部进入企业污水预处理站处理,不仅中水回用,而且实现了零排放,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桐昆集团的环保情结由来已久。8年前,陈士良在桐乡经济开发区组建桐乡市恒生改性纤维有限公司(中国·桐昆化纤工业城一期工程)时,对与其合作的中国纺织科学院提出了堪称大胆的设计思想:变污染为环保、变无序为规范,变分散为集中、变粗放为集约。当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桐昆”对自我的一个巨大挑战。如今,这一设想在桐昆人的不懈努力下已基本变成现实,企业也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奉献社会

      造福子孙万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纤产能国家,化纤工业在中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50年来,化纤企业大都热衷于量的扩张,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了重要的品牌建设,致使国内化纤企业在2005年惨遭了多年来效益最低点的打击。


      美国杜邦公司在纤维领域创造的辉煌以及其品牌强大的感召力,令全球的纤维制造商望尘莫及。一个“我有莱卡”的吊牌,能让纺织品及服装身价倍增。“桐昆”能不能成为像“杜邦”那样在全球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弥补中国化纤制造领域无全球名牌的遗憾?


      承载这一美好愿望的桐昆人开始疾步行走于创牌路上。早在企业创建初期,就制订了《企业品牌建设纲要》,提出“创中国名牌,争行业十强”的企业目标。“我们把化纤事业上升到振兴国家民族化纤业的高度,努力打造民族品牌。”桐昆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99年,桐昆集团在行业内较早地通过了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检测体系认证以及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


      由于桐昆集团所开发的产品在纤度范围、纤维截面形状、消光程度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难以找到现成的国家标准作参照。企业于是创新性地制订了独有的标准,主要实物质量指标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几年来,“GOLDENCOCK”牌涤纶长丝产品的优等品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1999年9月,“GOLDENCOCK”牌涤纶长丝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此后均顺利通过复评。2004年,企业商号“桐昆”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商号”。

     
      桐昆人深知,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巩固其在当地良好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展销会等载体,提高产品在社会上的知晓率。2007年,我国首次在涤纶长丝产品中选评中国名牌,全国最终有4个品牌获此殊荣,“GOLDENCOCK”牌涤纶长丝成为首批入选“中国名牌”的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品牌背后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桐昆人从创牌中尝到了“一分价格一分货”的甜头。“GOLDENCOCK”牌涤纶长丝一直在市场上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2007年,桐昆集团涤纶长丝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在桐昆人看来,品牌固然是打造“百年桐昆”的前提,然而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取决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2006年,桐昆集团作出了一个颇受业界瞩目的决策:进军教育领域,在桐乡经济开发区投资7000万元创办现代实验学校。消息一经发布,在整个桐乡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此前,桐昆集团的足迹已经涉足房地产、金融、商贸等领域。


      桐昆集团用于创办学校的地块,原是市政府同意“退二进三”的商住用地,如果规划建造商住房,无疑会产生更好的经济回报。而桐昆人却选择在商住地块办学校,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件得不偿失的事,但桐昆人对此却很执著。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2006年10月26日,桐乡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原则同意桐昆集团创办现代实验学校;2007年1月8日,桐乡市教育局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2007年3月5日,现代实验学校打下第一根试桩;2007年9月,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如期开学,创造了桐乡教育发展史上的“桐昆速度”。


      谈到创办学校的初衷时,身兼现代实验学校董事长的汪建根如是说,桐昆人希望为桐乡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此回报社会。源于这一朴素心愿,现代实验学校提出了“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目标。


      翻看桐昆集团的“成长册”,时常闪耀着它为社会奉献光和热的“影子”:赞助菊花节、捐款建设洲泉镇金鸡路、资助洲泉镇合兴村水利建设、为浙江省福利企业协会捐款、资助洲泉镇岑山村扶贫工程、参与梧桐街道复兴社区建设、资助桐乡经济开发区光明路建设等等。这其中不乏大手笔——2007年9月,桐昆集团为桐乡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设立“桐昆慈善基金”,而在随后的桐乡市慈善总会“留本冠名基金”认捐活动中,企业又认捐200万元;去年12月,在嘉兴市慈善总会留本冠名基金认捐活动中,桐昆集团慷慨捐赠2000万元。而集团董事长默默无闻资助浙江山区贫困学生的事例更被职工传为佳话。“为所有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送上一片温暖,这既是我们的付出,更是我们的责任,要为这一片热土尽自己的力量!”在接受采访时,桐昆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梁 英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