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人文桐乡>>文学
 最近更新
  • 感受长白山
  • 秋风,一半因你而去
  • 华庄印象
  • 乐观与悲观
  • 古稀老人的同学情
  • 大麻镇名探究
  • 水乡古镇乌镇
    水乡古镇乌镇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
    缘缘堂
    缘缘堂
    君匋艺术院
    君匋艺术院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书香怡人

      书香,一个多么美好而隽永的词儿,为中华传统文化词汇所特有,常见、常新、常亲!


      “书香”指代的是高雅的典籍、读书人的书卷气,更象征着一种文化氛围。中华民族崇尚文化、崇尚读书、珍爱书籍的精神尽在此词中。


      每当打开书卷,一股油墨芬芳扑面而来,那是装帧精美的新书;如是厚重的陈纸气息飘来,那是购藏已久而价值日增的旧书。但无论是新书旧籍,捧着读着闻着,总是心旷神怡,一缕清香萦绕心头,那感觉才是超越了感官的、历久弥新的心灵芬芳。


      当然,这并不是“书香”的出典。“书香”最早的由来是因为有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气味馥郁而蠹虫们却颇感吃不消,读书人遂把芸草夹在了书中。据宋朝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以此可证,至少宋人眼中的“古人”,早已用芸草来保护书籍了。 据说,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之书享有“无蛀书”之美誉,就因每本书都夹有芸草之故。


      因芸草对书籍有这样特殊的功用,堪称书的保护神,深为旧时读书人及藏书家们所钟爱,“书香”遂成为一种美丽的代称。

     
      其实我以为,“书香”该是由芸草之香、纸墨之香,以及爱书之人读书而得的“心香”集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意象。


      往昔,人们喜好读书,崇尚文风,总以“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作为立身之本、持家之纲,“一缕书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由读书而取得功名利禄,或者虽未入仕但仍不弃读书之志,是他们的抱负和荣耀。


      如今,人们似乎不必再以“书香”装点门面、标榜清高、获得利禄,但“书香”魅力依然、生命犹健。书香可以增知、益智、怡情养性;书香可以传承优秀文化,优化社会氛围;书香可以提升人的品位,创造民族新的辉煌……


      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当是读心爱之书、兴趣之书、诗意之书。但人生经历更多的也许还是读书之艰苦、读书之枯燥,譬如学生为应试教育而读书,成人因工作需要而读书。但读书之乐,一向是与“苦读”和“枯读”相伴的,这“苦”与“枯”其实是可以转换为乐,至少可以苦中作乐的。有书读总是好事,读书也不会白读,要知道天下有多少人想读书而不得,那才是真正的苦呢!


      崇尚书香,营造书香,常伴书香,尽情享受书香,其实也很不易的,很值得敬佩。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王士杰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