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乡镇频道>>崇福
 最近更新
  • 蔬菜安全检测到田头
  • 集中整治 规范经营
  • 学生军训 磨炼意志
  • 一杯清水看环保
  • 卫生部门源头控制有害蔬菜
  • 我市明年将建成第二台垃圾
  • 张灯结彩庆国庆
    张灯结彩庆国庆
    全国网媒访问新闻网
    全国网媒访问新闻网
    中秋茧开秤第一天
    中秋茧开秤第一天
    费建文视察桐乡新闻网
    费建文视察桐乡新闻网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名不见经传小城镇 成为"皮草王国"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

      它的全部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失落,都与缔造一个小小的“皮草王国”有关。这是一个华丽的梦想。需要的却是再朴素不过的点滴积淀。2005年9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浙江桐乡市崇福镇“中国皮草名镇”称号。崇福皮草的千里征程,不过是刚刚开始。

      “不毛之地”何以裘皮称贵?

      ●皮草基因的探寻与重塑

      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自然环境并没有给予崇福理直气壮地依靠皮草过活的理由,一切看上去更像是与皮草的一场偶然邂逅。

      此时,人文环境、技术传承,集群合力成为了崇福接过“皮草制造”历史接力棒的关键词,也是崇福把这个邂逅决意演变成为骨子里头基因的一条重塑自我之路。

      “环境”、“传承”、“合力”———包罗这三个关键词共性的概念在于“氛围”。

      “氛围”,对于一个产业集群地来说,弥足珍贵。也许这才能更真切地体现出“氛围”作为“空气”本真面目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这里,“使用”氛围是为了存活;“交换”氛围则是为了发展。

      桐乡市崇福镇,长江三角洲地区杭嘉湖平原的腹心地带。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不适合耐寒性毛皮动物生存。

      这个总是过早入夜,安静得略显清淡的小镇,看上去不沾染一点浮华的气息。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城镇,却和奢华高贵的“皮草”有着不解之缘。镇上走上一走,会发现马路两边散落着许多零零星星的皮毛加工小店,崇福皮草的巨幅露天广告,高速公路边树立的皮草企业指示牌……当然,以更为整齐划一的团队面貌来表征这个城镇鲜明“皮草”LOGO的,还是成片的皮草厂房头顶着的金光闪闪招牌。

      若真的要追根溯源,崇福与皮草的交情可谓不浅。崇福是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据当地的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崇福就产生了把羊皮加工成衣料的手工业。公元1841年,家庭硝皮作坊在崇福悄悄孕育,镇南门一条近百米长、三米宽、东西向的“硝皮弄”可为见证。

      解放后,皮草生产的传统工艺被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1956年,成立了制裘生产合作社;1979年,建立了裘皮服装试制小组;1985年,小湖羊皮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悠久的皮草商业传统熏陶了祖祖辈辈的崇福人。

      值得一提的是,崇福镇原先有一家桐乡市重点国营企业———桐乡市皮毛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企业改制,大批工人带着硝皮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试水皮草市场。这些技术工人和一些做湖羊皮生意的商人,共同成为崇福皮草产业日后崛起的始作俑者和生力军。

      长久历史积淀与传承下的硝皮技术,开始通过家庭手工作坊的创办迅速蔓延开来。这也许就是崇福出现的最早的技术与资本结合的形式。这些家庭作坊,从为各类皮革服装和羽绒衣制作带毛的帽条和配件开始,到后来制作单件成衣,渐渐形成了崇福当地普遍流传的一种“气候”,皮草产业集群的雏形与框架开始悄悄萌芽。

      良性的发展总是在有条不紊地积淀与渐进当中。与国内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相仿,这些家庭作坊中,一批实力相对出众的商人浮出水面。一批以血缘姻亲、地缘乡谊为维系纽带,以非契约的信任和承诺构成协作基础的中小企业,以更为规范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彰显出扩张的雄心。

      思路决定出路。原料供应问题似乎并没有阻挡崇福皮草循序渐进的步伐。由于崇福本地除湖羊以外不产毛皮,皮草商人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开始大步流星地“走出去”。他们通过低价收购北欧国家无法处理的毛皮,或是去东北、河北、山东、宁夏等地向养殖户收购,或是以参与拍卖的方式进行国际化采购,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原料皮供应困难的问题,而且带动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原料皮集散供应市场。

      这期间,政府的规划、引导、规范产业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2001年,在桐乡市政府的领导下,由镇政府主导并吸收民间资金投资4500万元,组建崇福皮毛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运用市场机制大手笔改建崇福皮毛市场。2005年皮毛市场全年销售兔皮、湖羊皮、宁夏滩羊皮、狐狸皮、水貂皮、貉子皮等1039.6万条,销售额达到14.5亿元,年递增30%,其中狐狸皮销售93.5万条,占全国狐狸皮总量的49.2%。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暗藏的却是这些年崇福皮草的积淀与突变。2004年,崇福皮毛企业为850家;仅两年之间,2006年崇福皮毛企业便达到了1118家,这与崇福皮草制造的专业优势在区域间的迅速传播及民营经济彼此效仿的天性密不可分。

      龙头企业的成功上线更是为整个崇福皮草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它们身后,一批皮草中小型企业得到了耳濡目染般的熏陶与带动,使得皮草产业成为崇福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崇福目前亿元以上企业已经有3家,皮毛产值已经占全镇工业产值的近40%,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崇福皮草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内外销售于一体,以皮草服装和饰品制造为主体,化工原料、专用设备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全镇拥有占地600亩的皮毛园区,规模以上的皮草企业全部入驻区内,其他企业以此为中心,呈星罗棋布状向周围蔓延,体现出较强的产业聚集优势。皮毛园区内的崇福皮毛市场向皮草企业提供各类原料皮毛、裘皮制品及鞣制硝染的辅料和化工原料,年销售总额达10亿元以上。

      据介绍,自从当年银杉皮草领军人物陆荣坤接到第一个外单,开“贴牌加工”先河进行外向型加工贸易以后,便成为了“众人拾柴,一人点火”的典范。大批崇福企业纷纷效仿,这算是崇福皮草真正与国外皮草商打交道的开端。

      而如今,知名品牌树立,也为整个产业集群从“加工型生产基地”朝“品牌基地”的孕育开启了良好的序曲。银衫、中辉等皮草企业获得了“真皮标志”认证;金鑫皮革、银衫皮草荣获了省级名牌;行业目前拥有如金鑫、银衫、雄鹰、依奴伽等多个知名品牌。

      “块状经济”的形成依赖于区域品牌所形成的强大的合力与综合素质,“一枝独秀”不能代表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概貌,一个层次分明,各就其位的“品牌舰队”才是真正形成产业集群良性“氛围”、构成一个产业集群外部鲜明形象的可识别条件。于是,更多积累中的皮草企业在知名品牌的样板效应下开始树立品牌的意识。对于越来越多的加工型企业来说,积极稳妥地创立自主品牌,只是“时机”的问题,而并非“必要与否”的问题。

      据2005年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崇福皮毛产品销售额达到了50亿元,占据了浙江省60%份额。2005年,崇福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皮草名镇”,并与温州“中国鞋都”、海宁“中国皮革之都”一起,并列为浙江皮革产业三大特色区域,小小“皮草王国”的雄心与梦想初露端倪。

      海宁皮革的光芒是福是祸?

      ●寻找现阶段产业链的黄金分割点


      海宁皮革恐怕早以对媒体的褒奖与如织的人流安之若素。它的光芒势不可当,咫尺之遥的崇福无法熟视无睹。

      关键是,海宁投射的光芒是剑拔弩张的火焰,还是可以用来借势复明的热源?事实上,多年精心培育下的海宁,正在以它的渠道优势,帮助崇福消化并且持续拓展皮草制造的成果。海宁形象深入人心,对带动崇福皮草业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

      那么,产业链条上,哪个才是属于崇福自己的黄金分割点?“时尚皮草、崇福制造”,这句标语式的城镇LOGO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多新意。然而,在现阶段,专注于皮草制造优势的戒并借鉴海宁稳妥的渠道优势与窗口形象,亦步亦趋,耳濡目染;放弃与专注的舍得与值得之间,崇福皮草需要保持“田忌赛马”般的清醒头脑。当然,现阶段不做并非永远不做,这是仰仗积累的问题。这一点,崇福自然心知肚明,崇福皮草大世界便是一个明证。

      “无毛不成皮”——“皮之不附,毛将焉附”。桐乡市市长助理、崇福镇党委书记朱光耀坦言如何看待海宁皮革与崇福皮草的“竞合关系”时引用了这样两句古语,“皮革”是海宁当仁不让的强势产品,而“皮草”则也同样成为了崇福备感自豪的明星产品,而正是基于这两者在属性上的天然联系,彼此的借力与共同发展,崇福皮草希望汲取海宁皮革的光辉,打造属于自己一方天地的初衷所在。

      从地域环境看,崇福镇所在的桐乡市,以及毗邻的海宁市,都是皮革手工业发达地区。“家家户户羊满圈,张张羊皮晒铺面”。作为湖羊的重要繁育基地,优质的羊皮为制革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促成了制革手工业在这块区域的兴旺发达。就海宁市来说,早在1926年就创办了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制革厂。改革开放以后,依托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海宁皮都科技工业园,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总产值135亿元。皮革与皮草本身就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是周边地区皮革业的发达催生了对皮草制品的需求,在皮革工业的带动下,崇福皮草业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形成了目前的繁荣。

      “海宁卖得越好,市场对我们生产的需求量也就越大。以前,我们会连夜把产品加工好,第二天就拿到海宁皮革市场销售,整个加工与销售环节非常畅通。现阶段发展的关键是,找准我们自己的优势,确立好定位,然后逐步建立我们自己的销售渠道。”采访中一些崇福皮草企业主纷纷提到。多年精心培育下的海宁,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皮革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如此成熟的一个皮革专业销售市场。从这一点来看,海宁窗口形象的深入人心,对带动崇福皮草业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

      实际上,“时尚皮草、崇福制造”,便是现阶段崇福在整个大产业链下对自己特色优势的一个定位。围绕这个定位,崇福皮草行业旨在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皮毛集散中心和龙头市场,以及集设计、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国内皮毛生产基地。同时,这个生产基地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使其真正成为皮毛原材料销售基地、皮毛加工基地、成品销售基地、皮草展示展览中心、皮草设计、科研、研测中心以及皮草物流中心。

      为了更好地体现“崇福制造”的优势力量,崇福企业把争取以“质量”为核心的“科技制造”、“生态制造”话语权作为实现目标的关键点之一。

      银杉皮草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荣坤曾指出,标准并不是一件免费的“公共消费品”。一个公司的标准一旦被国际认证组织所接纳,这个公司的产品就会成为同类产品的范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而标准的制订,也对促进崇福皮草行业的整体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化、技术化、科技化发展不无裨益。2006年6月,银衫皮草有限公司单独起草了《皮革服装行业标准》,该公司制定的《毛皮服装行业标准》早在2005年12月就已经通过审定,这两项标准可以说是弥补了该行业的“标准空白”。鑫诺皮草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毛革行业标准》同样通过了审定,国家发改委也予以正式发布实施。

      诚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博士所言,中国皮革业作为污染最大的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若不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大改进,其国际市场前景将会趋于黯淡。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一些环保型生产的项目引进与自主研发表现出了崇福企业不一般的远见与社会责任意识。

      2003年,银衫皮草进行了獭兔皮精深加工新工艺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经专家组评审,该项新技术属国内领先,达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鉴定会一致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和省级星火项目验收;同年公司申报的兔皮休闲装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新产品申报项目;2004年,银杉进行了猾子皮防水防尘服装革新工艺科技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了桐乡市科学技术创新项目。

      2005年,中辉皮草引进中德政府技术合作项目“EOCM”(有效益的环境成本管理),采用优质环保型化工辅料,大大降低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非产品的产出,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的。

      崇福皮草的后起之秀,鑫诺皮草有限公司与嘉兴学院服装与设计学院联合进行的“生态毛皮的环保鞣染技术研究”项目在2006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验收,对大宗畜产品———獭兔、湖羊、滩羊等毛皮进行了加工技术和工艺创新,提高了毛皮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使之达到了生态毛皮的规范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把崇福建设成为一块集科研、设计、检测、培训为一体的皮草‘芯片’。”崇福皮毛市场管委会副主任张见翔说。

      科技研发的成果转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目前,某些地区仍存在低成本、高污染的密集性劳动生产方式,使得大量珍贵的裘皮资源沦为低档成品。而在崇福,具有高新技术的皮草企业,比如鑫诺,已经具备了对毛皮产品进行环保鞣染工艺处理,将低档原料皮开发成高档裘革、毛发产品的能力。调查显示,不少企业成立了新技术研发中心,专门进行硝皮、染色、双色、细杂皮精加工、整饰等项目的技术攻关,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开发新产品。崇福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做皮草产品的“科技”文章,并且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技术含量的加大与附加值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崇福制造”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规模数量的取胜,而更在于它不可替代的对科技研发的专注与核心竞争力,这是更具有生命力与战斗力的发展思维。否则,崇福只会沦为低劣品横行的加工地,而将永远与“品牌基地”绝缘。

      除了发挥制造的强大技术优势,渠道作为产业的配套,是崇福延伸、完善产业链的又一举措。2001年,政府投资4500万元开发建成占地150亩、摊位450个的崇福皮毛市场。2006年又进行市场东区扩建,新增200多个摊位,并着手搬迁崇福建材市场,将其改为二期皮毛市场,尽可能扩大市场容量,以满足皮草企业对原料的不断需求。2003年,崇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860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皮草大世界,为国内外皮草客商与本地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和商贸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原皮市场和成品市场的建成,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皮草制造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初始发展所必需的市场信息、原料皮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2006年6月18日,中国·崇福皮草大世界裘皮服饰、服装定货会隆重开幕,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国内各大城市的皮草商人。这座新落成的皮草大世界投资1.2亿,拥有1000多个摊位,包括销售、批发、培训和皮草服装定制等系列经营项目,是国内首家高品位皮草专业商城。崇福皮草在对海宁皮革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学习之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己的渠道发展思路:产业兴、市场旺。产业孵化了市场,而市场的需求则更加有的放矢地引领产业。市场与产业的良性联动与互通有无,必然使得崇福皮草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备,产业配套能力更强。

      享克隆之速还是担分娩之痛?

      ●贴牌加工与自主品牌共存不共亡


      浩浩荡荡的产业集群大军里面,需要细分、规划出一个层次分明的品牌梯队——需要某些企业来担当创立自主品牌“木秀于林”的风险与美好理想,它们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先行者;需要某些中间力量群起而跟之,它们是产业集群升级氛围的营造者;甚至应当允许给予某些手工作坊存在的空间。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很少有显赫的身世与高贵的血统,它们渐变或没落更多地是依赖市场自身选择的结果,不必对它们的存在如此恐慌。如果政府能够予以积极地引导与规范,这些作坊里的工人甚至会成为高级定制炙手可热的手工艺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贴牌加工与自主品牌的创立,它们可以在某个阶段共存于一个产业集群地之内,此生彼亡,市场会给出一个公论,重要的是,它是否实现了它所应当创造的价值。对崇福而言,享其克隆之速还是担分娩之痛,成为了不同角色担当的命题,而非该还是不该的是非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草加工中心,加工量占到全球的75%左右,然而却鲜有自己的皮草品牌。同样,自主品牌的稀缺依然也还是大多数产业集群的一块心病。“大而全”算是皮草“亲民战略”的讨巧之术。然而,裘皮产业更讲究“奢华”、“高贵”的内在精神特质。皮草卖的是“价”,而不应仅凭“量”来证明其成功。

      因此,自主知识产权、文化与概念的渗透,与之匹配的自身营销体系构建,对擅长加工制造的崇福而言,必然构成了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崇福皮草企业冲刺自主品牌的一次征战。

      问题一:“贴牌还要不要贴?是否应该掀起全民创立品牌的运动?”

      事实上,实现“崇福制造”到“崇福创造”的跨越,并非一蹴而就的目标,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企业、政府乃至个人的群策群力,对于一个目前仍然以制造优势称雄、设计功力尚不占强势的集群地而言,思路、步骤、规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才是更为积极稳妥的方法。盲目而不加区分地做品牌,恐怕只会面临更为严峻的风险。

      “我们的目标是构筑这样一个品牌金字塔。贴牌加工肯定要继续,并且要做得更好,同时,我们将大力扶植优势企业,帮助这些龙头企业树立自主品牌,这些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引路人,具有标本意义与示范作用;同时,中小企业是支撑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我们将对其积极引导,帮助它们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而一些家庭作坊,它们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配套功能,同样不可对其全盘否定,而更需要我们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朱光耀在谈到崇福镇的整体品牌战略规划时说到。

      的确,对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整体提升与升级方面,政府与协会可谓“铁肩担重道”:除了发挥市场的自我过滤与调节功能之外,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皮草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装备,成为了整个产业集群提升外部形象,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必要途径;在这里,规模的大小并非是政府最终放弃其的理由,规模小但具特色的手工作坊将会得到保护,因为裘皮贸易独特的手工制作成分可能会成为“手感经济”下奢侈品订制的一个突破口,那些当机立断必须予以放弃的,自然是那些有悖于环保要求,严重浪费资源的生产个体。

      总之,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健全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的产业组织体系,是产业集群构建品牌梯队的可靠手段。同时,必须明确的一个理念是,依托制造优势进行的贴牌加工贸易仍然可以成为集群地获取利润的途径,同时也是创立自主品牌重要的积累阶段。早有业内人士指出———“要创造,必须先制造”,这是一条务实的发展思路。

      问题二:如何提高裘皮的时尚设计指数,为创立自主品牌做必要的文化底蕴积累?

      事实上,对“自主设计”已经成为了崇福塑造自身品牌文化个性风格的重要手法。近几年,“银杉”不惜大力投入,不仅重金聘请了数位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还在北京成立设计中心,聘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师设计产品和传授服装设计技术,大力培养企业自己的设计师,组建庞大的设计队伍,凭借对裘皮服装多年的经验和准确把握潮流的能力,陆荣坤还亲自参与设计并提出改进意见。

      可喜的是,崇福皮草企业的掌门人不约而同地均表示出对皮草设计文化的推崇备至。“金狐狸每年新品开发的有200多个,真正得到市场认可的却可能只有二三十多个。但是,我认为自主品牌的设计与研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必要,这本身就是一个摸索与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桐乡市金狐狸毛皮有限公司朱振强说。

      目前约有五十多位来自法国、意大利的皮草高级成衣设计师,服务于崇福的数十家皮草企业。这些标价动辄数万元,以貂毛、狐狸毛为原料制作的高级成衣,源源不断从桐乡崇福运往中国香港、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崇福皮草企业已经在积极将国际著名设计师请进来,大大提高了浙江乃至中国皮草品牌的含金量。”崇福皮草大世界总经理张梓琴说。目前,崇福裘皮服装自主加工和款式设计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已初步实现由“仿效制作”向“自行设计”转变。

      从政府层面来看,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土设计与国外设计力量的沟通与交流,政府积极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一方面通过举办大型的国际皮草博览会、裘皮服装服饰交易会和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等活动,营造氛围,增强崇福皮草对外的知名度和辐射力;另一方面以“中国皮草名镇”的名义带领本地企业参加北京、广州、香港乃至意大利等国内外裘皮服装交易会,积极帮助本地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国际影响。

      自主品牌的培育,贴牌加工对制造优势的进一步延续,使得崇福日渐折射出“皮草名镇”的光芒。也许有朝一日,崇福就会如愿以偿地成为“皮草硅谷”与“品牌基地”的代名词———尽管,路还很长;尽管,在通往康庄大道的路上总有泥泞的弯路。但是,崇福毕竟已经坚定地在路上,并且将永不停止。这是崇福皮草的信仰,也是“中国制造”的信仰,更将是属于“中国创造”的信仰。
    来源: 商网 作者: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