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人文桐乡>>文化新闻
 最近更新
  • 老留声机:让慵懒和怀旧继
  • 崇福镇孔庙孔子生平壁画“
  • 朱荣耀赴山东举办画展
  • 缤纷暑期 快乐生活
  • 崇福镇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
  • 屠甸镇“文化长廊 ”催生

  •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十里不同俗

      桐乡市面积虽然不大,总共不过720余平方公里,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乡风民俗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笔者现列举如下:

      芽麦塌饼制作时间、所用原料上的差异。芽麦塌饼先用糯、粳米掺和磨成粉,和以烧酥的“草头”蒸透,并趁热和入大麦芽粉,做成饼后油煎,使之糖化。芽麦塌饼吃起来清香、甜糯,制作地域不广,是桐乡一带所特有的生化食品。外地人因不知其制作要领而望“饼”兴叹。但是在所用原料上,桐乡境内不同地区也略有不同,比如在塘东一带(长期以来,人们将桐乡境内运河以东的广大地区习惯称为“塘东”,反之则称“塘西”。同时,因运河从石门往东由于呈东西走向,在运河以北一带如龙翔、乌镇等地又称为“塘北”,运河南岸一带则称为“塘南”),在清明时节制食芽麦塌饼,用的是蕨状的“草头”,而塘北一带在立夏时制食的芽麦塌饼是用“绵巾头”作原料。两种不同的“草头”掰开叶片都有白色丝状物,而制食时间前后要相差一个月。

      立夏饭和夏至饭之分。立夏饭和夏至饭两者均以糯米和粳米为主,掺以嫩蚕豆或豌豆、鲜笋和咸肉(塘西人还掺以荞葱)等煮食。在桐乡农村,有的地方在立夏时煮食此饭,俗称“立夏饭”,而有的地方是在夏至时煮食,称为“夏至饭”。在过去,不少儿童在盛暑时节往往厌食,人们称之谓“疰夏”,而夏至的“至”和疰夏的“疰”是谐音。在民间,人们常认为儿童吃了夏至饭可以不“疰夏”。当然,这只是一个良好的祝愿,体弱的儿童尽管“夏至饭”年年吃,“疰夏”却年年“疰”。

      在煮“立夏饭”的时节,在农村还有在立夏那天烧“野火饭”的习俗。“野火饭”主要突出一个“野”字。用来煮饭的米和咸肉是“讨”来的,笋和豆是“偷”来的,柴是捡来的,灶是在土坡上掘的或在平地上用砖块搭的,只有炊具和盛具是自己家里带的。 烧“野火饭”是儿童们最感兴趣的,至今仍有一些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烧野饭”活动,当然其目的已从防止“疰夏”演变成培养儿童自主生活能力了。

      送灶、接灶时间的差异。在民间,每到农历年底,“送灶”和“接灶”是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但在接灶、送灶的时间上,有些地方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三送灶,有些地方则是农历十二月廿四送灶。至于斋供的主食,各个地方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糯、粳米粉中掺和煮熟的老南瓜做成圆子、“元宝”和“聚宝盆”等,斋供之后,这些南瓜圆子一直要吃到年后的正月半。而有的地方则烧煮赤豆糯米饭来斋供,斋供之后,不多日便吃完。

      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在过去,生活在集镇上靠街面的居民习惯于将长条凳跨着门槛放置,这样,人坐在门槛以外的那一端凳子上可以看街景,而人坐在门槛以内的那端凳子上便于照看室内。可是这样摆放长条凳的方式在一些农村里的人看来是大忌,因为吊丧用的“盖尸被”必须在横跨大门槛的两只并排着的长凳上翻絮。如果平时将长条凳也跨着门槛放置,那就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

      用餐次数的差异。时下,人们用餐一日三餐似乎是常事,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桐乡屠甸、高桥、晏城一带的农村里习惯于一日用四餐,其中一餐被安排在下午田间劳动的间歇。那时在下午二三点钟这段时间,人们经过几个小时的劳动后感到有些饥饿,便增加了一餐“点心”。此外,过去在农村,由于普遍较为贫穷,农闲时节晚餐一般吃的是粥,小镇上的普通百姓人家晚上也吃粥。其实,晚上吃粥不仅仅是为了节俭,有句俗语称“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说明晚上吃粥也是一种保健的好习惯。

      同一语汇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意思。桐乡方言在各地除了语气、语调有所不同外,在语汇的运用和理解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如塘北一带的人说“收作”指的是工作、劳动完毕,整理好工具歇工回家的意思,而塘东人却把丧家料理完丧事称为“收作”好了。再比如,塘北人所说的“面”指的是“面条”,而屠甸一带所称的“面”指的是面粉。

      当然,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习俗,在地域划分上只能说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以运河为界各地呈现出绝对明显的不同习俗。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徐家堤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